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bojukj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bojukj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4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tmt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bojukj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ql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bojukj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4
个贷市场的两个监管缺口:助贷和催收_审计服务_爱体育平台官方App下载_爱体育全站app手机版
010-65955311
审计服务
个贷市场的两个监管缺口:助贷和催收
发布:爱体育官方app   更新时间:2024-11-17 21:28:38

  2024年9月27日,由预践咨询主办、零壹智库联合主办的“2024贷后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大会”在北京召开,会议得到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、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不良资产清收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。

  零壹智库CEO柏亮在大会上作了题为“个贷市场的底线建设”的主题演讲。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和修订。

  作为金融市场的最后一个环节,不良资产市场是金融业“最后的”利润来源,也是最后的底线。金融业做到什么样的深度,金融业服务社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,在不良资产市场的发展中都能体现出来。

  不良资产市场的数据不太透明,目前只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表征数据来进行观察。从市场增量而言,目前不良资产市场成为一个“蓝海市场”,业内甚至称之为一个“黄金时代”。

  而在个贷不良资产的链条上,目前尚存两个监管缺口——助贷和催收。对助贷和催收的监管,是个贷市场底线建设的关键。只有将这两个领域的监管空白补齐,整体个贷市场才会形成一个比较坚固稳定的底线。

  以经营不良资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海德股份,在其2024年中报中预计我国“困境资产”规模可能达10万亿元。

  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,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,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约3.3万亿元,不良率1.56%。

  非银金融机构方面,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披露至2023年底,信托资产规模23.9万亿元;中国基金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二季度末基金、证券、期货和私募基金等机构资管总规模达70.6万亿元。这两项合计约94.5万亿元,按照3%的不良率来估计,不良资产的规模大概是2.84万亿元。

  非金融企业方面,8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应收账款25.50万亿元,按企业1年期以内的坏账准备平均计提比例5%计算不良率,保守估计不良资产规模约1.28万亿元。

  考虑到一些其他的资产,比如陷入财务困境、经营困难,濒临破产,但是尚未达到不良资产标准的困境企业,以及AMC持有的尚未处置的困境资产,预计规模可能合计达10万亿元。

  数据显示,二季度末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.25%,比去年比去年末下降了1bp;上半年,上市银行新生成的不良贷款率为0.66%,同比上升1bp,环比上升4bp。

  不良资产的存量在改善,但同时增量在上升,说明上半年商业银行加大了核销、清收等不良资产处置力度。

  从机构来看,除国有大行新生成不良率同比下降2bp外,股份行、城商行、农商行均呈上涨的趋势,农商行幅度最明显,同比上升31bp。

  股份行新生成不良率绝对值最高,为1.20%,可能由于去年以来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下滑明显,主要股份行零售贷款占比较高,持续受到零售业务风险暴露的影响。

  新生成不良率最高的10家银行整体体量较大,包括农商行、城商行及4家规模较大的股份制银行。其中新生成不良率最高的是青农商行,达2.96%,与其他银行相比高一个数量级(其余未超过2%)。

  图2:上市银行2024H1新生成不良贷款率排行Bottom10(年化,由低到高)

  据海德股份2023年年报,按25%(注:根据中国人民银行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(2019)》,2018年末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占当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25%)的结构占比,预计2023年末商业银行个贷不良贷款余额为8000亿元。

  同时,持牌消费金融公司、汽车金融公司、信托、保险、小贷公司等其他非银机构的个贷不良资产也保持增长,综合测算个贷不良市场可达万亿级别。

  据零壹智库统计,2024年以来,截至9月20日,在银登中心挂牌的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包共371期,未偿本金总额573.0亿元,未偿本息总额1012.4亿元,已超过去年总额,且突破千亿的时间线:银登中心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统计(2022Q1—2024Q2)

  在个贷不良资产的转让构成上,商业银行占比85.6%,消金公司占比12.5%,别的类型公司占比较低。银行业的零售业务正在滑坡,上半年有5家上市银行的零售业务利润的降幅超过50%,分别是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,其中光大银行和浙商银行零售业务亏损。

  消费金融公司方面,头部公司多选择收缩。从中期业绩可见,资产规模排名前5的消金公司中,除蚂蚁消金外,悉数收缩了规模。

  与此同时,消金公司也在批量转让不良资产包。截至2024年9月20日,今年有13家消费金融公司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了105期个贷不良资产包,资产总笔数超过200万笔,未偿本金近120亿元,未偿本息超过185亿元,已超过去年全年。其中转让最多的是中银消费金融、招联消费金融和北银消费金融。

  从头部消金的趋势上看,行业对于规模扩张非常谨慎,而对于不良的处置非常积极。

  零壹智库与北京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联合研发了“中国金融消费者投诉数指数”,该指数体系可以间接验证不良资产市场规模的增长。从总的来看,金融消费投诉量与涉诉金额在3月呈现爆发式增长,且随后几个月继续增长,7月份超过7万笔并达到峰值,8月份略有减少。“投诉数量”与“涉诉金额”指标大体呈现同程度增长,从单位涉诉金额来看,除3月份较高为1.27万/笔之外,其余均在1.15-1.20万/笔之间,基本保持相对稳定。

  数据显示,不当催收和畸高息费(高利贷)是消费的人投诉的“重灾区”,两者占比稳居40%和20%以上。而催收一定发生在逾期之后,即产生不良之后。金融消费者投诉指数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逾期的上涨的速度,因为两者应该是正相关的关系。不当催收的“投诉数量”与“涉诉金额”指标在今年的增速较快。

  图5:金融消费者投诉中不当催收和畸高息费数量、金额统计(2024年1-8月)

  ”不良资产市场是整个金融市场的底线,其效率和活跃程度影响着金融市场整体资产的变现效率和盈利能力。从不良资产的供给方来看,不良资产的处置可能是相关金融实物资产最后的利润来源。这一部分资产,最后产生收益的多少、利润的多寡,取决于不良资产市场的效率。

  从交易和处置市场来看,目前不良资产交易市场被业界称为蓝海市场,或者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——从前述数据能够准确的看出,上涨的速度太快了。

  有业内人士认为,未来的中国金融业里面有两大蓝海市场,不良资产市场就是这里面之一,而且这一个市场至少目前来说非常赚钱。海德股份的2023年年报显示,其不良资产处置部分的毛利率高达98.07%,

  从金融消费者的角度来看,不良资产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进入到“最后挣扎”。不良资产只有合理解决掉,一方面资产持有者才能够赚到钱,另一方面金融消费者才能摆脱麻烦。

  在没有个人破产制度的情况下,个贷不良资产市场,既是商业底线,也是法律底线。

  不过,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及“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”,深圳开展个人破产制度改革试点已有三年多。如果个人破产制度建立,这一个市场可以延伸的链条会更长。

  监管的力量对于发展个贷不良资产市场至关重要。不良贷款处置,其“最后的挣扎”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在法律红线上“来回试探”,因此监管关乎金融纠纷、金融违法及社会稳定问题。

  个贷链条监管上,目前尚存两个缺口——助贷和催收。当前的监督管理要求是“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”,但是在个贷链条上,这两个环节的监管还是缺失的,部分监管规章对此有所涉及,也比较模糊。

  助贷环节,除少数公司在做轻资本转型外,大多数助贷公司是兜底业务,本身或关联公司经营着不良资产或催收业务,因此承担着不良资产的风险。

  但是,助贷行业现在没明确的监管。虽然在不一样的层次有相关涉及,比如《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》对商业银行的合作机构有一些约束,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对助贷行业的管理。

  其一,正在经营的助贷公司,会畏手畏脚,对于相关业务是否可做边界模糊,有的业务可能能够盈利更多但是不能去做,但同时有的业务可能在法律边缘上,甚至有一点踩红线也不得不踩,这对行业本身是一种不利的状况。

  其二,去年到今年,慢慢的变多的公司进入到助贷业务,出现了“流量的尽头就是放贷”的趋势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假如没有合理的监管,最后带来的市场困境积累下来会非常大。

  催收是个贷不良资产最后的价值来源。催收环节目前监管缺位带来的问题已很多,甚至一些头部公司出现重大问题。

  催收领域也有一些创新和改善,比如有的机构在引进和探索一些方案,比如帮助债务人找工作、恢复生活和工作上的能力,让其能够重新获得资产金额来源,逐步偿还贷款。

  只有将助贷和催收这两个领域的监管空白补齐,整体个贷市场才会形成一个比较坚固稳定的底线。

  完善市场链条后,风险边界才能明确,才能够去构建真正对市场有效的定价机制和定价算法,优化资产定价,更有助于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基本权益,促进社会稳定。

  零壹智库推出“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”,通过系列文章、系列视频、系列报告、系列研讨会和专著,系统呈现“金融毛细血管”的新状态、新功能、新价值、新定位。

上一篇:贷款中介乱象该管管了
下一篇:工业生产厂房亩产税和房产税的核算公式是什么
关于我们
公司简介
企业文化
发展历程
新闻资讯
公司新闻
行业动态
产品中心
咨询服务
审计服务
资质荣誉
联系我们
网站地图
备案号:京ICP备05032212号-1